当前位置:主页 > 粮情汇编 > 名人论粮 > 正文

新时期我国面粉加工业的新起点、新转变、新发展

发布时间:2011-05-11 00:00:00   作者:本站编辑   浏览次数:10 字体:

新时期我国面粉加工业的新起点、新转变、新发展

——2011326在中粮协小麦分会年会上的讲话

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   白美清

这次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分会的年会,是在两会胜利闭幕之后、在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召开的,从全国、从粮食行业来说,都是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关头。从全国来看,标志就是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“十二五”规划,今年是开局之年,各项工作都有一个新起点,我们国家要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;从面粉行业来看,还有一层意思,就是今年五月开始全国禁止使用增白剂。这是一件具有深刻意义的事,标志着我国面粉工业以此为新起点,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,从传统的面粉业向绿色生态面粉加工业转变。所以,这次年会具有新的内涵,有着深远的意义。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的精神,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,使面粉行业“十二五”时期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转变,取得新发展,我们认为,当前要注意一下五个问题:

第一,要始终围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中心任务和首要目标,做好各项工作,在粮食供求紧平衡中服务社会,造福百姓,壮大企业。

应该看到,“十二五”时期粮食工作任务十分繁重,责任十分重大,工作十分艰巨。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指出:“要坚持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,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,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、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”。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的强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,我国粮食连续七年丰收,2010年取得了历史的最好水平,使“十一五”时期总产稳定在5亿吨的水平上。这是来之不易的,非常难得的。但仍赶不上需求的刚性增长。从我国国情、农情看,人增、地减、灾多、粮紧的现状不是轻而易举可以改变的。再加上国际粮食产量徘徊在21-22亿吨之间已有近十年,而且粮食危机和粮价风波不断袭来。因此,中国粮食供需紧平衡的状况可能是相当长时期的走势。特别当前又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缓慢复苏、国际性通胀的新形势下,更增加了保障粮食供求平衡和粮价稳定的复杂性与艰巨性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国家对粮食宏观调控的目标,我体会是三句话,“在紧平衡中求平衡,在高通胀中求稳定,在国际化中求自主”。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,要全面落实。既要使供需基本平衡,又要保证粮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,是十分艰巨和复杂的事,是对我们的新考验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:“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。努力消除输入性、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利影响,消化要素成本上涨压力,正确引导市场预期,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”。粮价是基础性价格,控制粮价的总体水平对CPI的影响甚大。所以全行业的企业和员工一定要树立全局意识,服从国家宏观调控,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,决不搞任何逆向操作的事。否则就会自食其果。要从科技创新中找出路,从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中找窍门,决不能起邪念,走歪道。比如,现代物流就是“第三利润源”。当前,一些大企业就改袋装袋运为散装散运。还有发展循环经济等,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增收节支的窍门很多,潜力很大。要发动大家做好工作。

第二,面粉工业要努力建设安全、营养、优质、高效、绿色、生态加工业体系,在传统产业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。

我们要以禁用增白剂为新起点,向绿色生态面粉业转变。绿色、生态决定今后的发展,决定我们的未来。在制定《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(20112020年)》中,专家组提出应“要进一步明确十二五粮食加工业发展目标为建立安全、营养、优质、低耗、绿色、生态的现代粮食加工体系。粮食加工业总体水平要争取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。饲料工业要从饲料大国向饲料强国改变”。还提出:“要提高产业发展整体水平,重点发展稻谷、小麦等口粮加工业;为保障供给、稳定市场,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,并有具体措施全面提升粮食加工业的核心竞争力”。规划还提出建立“五大重点工程”,即“粮食园区(基地)建设工程”、“粮食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工程”(包括粮机装备自主化示范工程)”、“粮食食品安全检测和标准体系建设工程”、“主食品工业化示范工程”、“粮食应急加工体系建设工程”等。机不可失,全行业的企业家应了解全局,明确目标,科学规划,选准战略方向,抓住机遇,开拓创新,更好地把企业做强做精做大。

这里强调,要把食品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。关键是要真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要害是要抓食品添加剂,措施就是综合治理,突出重点。当前,特别是要落实企业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,层层把关,决不能让不安全的产品混出工厂、流入市场。这是对企业诚信的考验,是企业树立信誉、扩大发展的根本。否则,就会自己葬送自己,毁于一旦。

第三,要以创造精品、名品为核心,加快建设“一链两网”,即“产业链、收购网、销售网”,加快调整产业结构、整合重组的步伐。

现在,面粉行业仍处于“小、散、低”的状态,全行业日处理200吨以下的小厂仍占90%左右,产品单调、附加值低,自主创新能力不强,低档大路货多,专用型、功能型产品少,名牌产品更少,而且低水平重复建设多,全行业产能利用仍在60%左右。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,必须采取有力措施:一是面粉企业尤其是骨干企业要向产品上下游延伸,形成系统的、全过程的产业链、流通链。特别是在今后紧平衡的情况下,粮源偏紧,因此,要加强“两网”建设,尤其要抓好收购网,要适应新情况,采取与农民互利共赢的多种合作形式与办法,掌握好粮源,否则会面临无米之炊的危险。

二是要加大企业调整、整合提升、兼并重组、扩大联合的步伐。要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,扩大企业的联合,走整合、联合、融合之路。真正形成“聚合效应”,整合优质资产,取得最佳经济效益,形成一批具有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,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。

 从三十年改革的实践看,粮食企业的扩张,大体上有三种形式:一是扩建新厂,“母鸡下蛋”,如五得利集团;二是资本运作、兼并重组,如中粮、中纺;三是强强联合,如四川新希望与山东六和集团的联合。或是三种方式兼而有之。鉴于全行业产能过剩,要注意尽量少建新厂,少铺新摊子。整合中,要尽量发挥品牌、管理、技术、资金、人才的优势,合理组合,形成合力。这是要强调学会运用社会资金,盘活资产;学会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、规避风险、参与期货、参与上市等,积累经验,稳步前进。争取尽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国性大集团、大公司和区域性、专业性集团和骨干公司,成为面粉行业和粮食产业的领军企业和行业支柱。今后十年是形成领军企业、领军人物的极为难得的机遇期,我们应当尽力而为,争取实现这一目标。

 第四,要处理好企业发展中的矛盾,实现“包容性增长”。

当前正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,同时也是矛盾的多发期、凸现期,比过去要复杂得多。全国粮油行业的企业家要有思想准备,要充分估计到,各种矛盾可能发生,突发事件可能爆发。要学会处理好矛盾,冷静对待,科学分析,充分协商,合理处理。比如劳资矛盾,企业上下游之间的矛盾,外部的矛盾,风险的到来等。处理这些矛盾要点是要坚持互利共赢,实现“包容性增长”。重点在于科学发展,增产增效;核心在于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。胡锦涛同志指出:“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,促进社会和谐,本身就是有包容性增长的涵义。”因此,在处理各方面矛盾时,一定要坚持这个精神,这里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企业的领导者。无论劳资关系、上下游的关系、与客户的关系、与合作者的关系等,都要兼顾各方利益,公平分享改革成果,这样才能可持续、更和谐地发展,企业也才能经久不衰,社会也才能长治久安。不要一遇见矛盾就惊慌失措,或粗暴对待。这是一门大学问,我们应当更勤奋地学习,不断实践,不断总结提高处理矛盾的能力,积累经验。

 第五,要更加大胆地“走出去”,开拓对外发展的新局面。

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和磨练,我国企业基本上完成了资金的积累和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,现在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形势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:“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引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、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,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,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,扩大和深化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,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,有效防范风险,以开放促发展、促改革、促创新。”从面粉加工业的情况看,已有一批骨干企业先行一步,在外投资办厂,投资物流,投资小麦原粮的生产等,方式比较灵活,已积累了一些走出去的的经验。我看完全有可能由骨干企业先行,开拓对外开放的新局面。总之,我们要下决心。根据前段经验,“走出去”也并不是那么神秘难办,关键是要明确战略,选择对象,实施互利共赢的原则,调动当地各方的积极性,把现代化管理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,使面粉加工业的现代化当地化。具有当地的特色、方式灵活、适合当地的风土人情,这样就可能生根开花,取得成功。

 我们认为,“十二五”期间,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,不断改革创新,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、扩大开放领域上取得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发展,面粉加工业当然不能掉队,应当奋起直追,后来居上。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中路313号10楼

Copyright (c) 2009-2010 广东粮食行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

备案序号:10033975号